本文作者:9790

泥鳅和黄鳝有什么区别(泥鳅吃什么食物)

9790 昨天 10
泥鳅和黄鳝有什么区别(泥鳅吃什么食物)摘要: 泥鳅别称鱼鳅、泥鳅鱼等,有沙鳅、真鳅、黄鳅之分,全国各地的溪流、沟渠、池塘、湖库等水体中均有分布,黄鳝别称鳝鱼、蛇鱼、血鳝等,为合鳃鱼目约15种细长鳗形鱼类的统称,下面一起来看一看...

泥鳅别称鱼鳅、泥鳅鱼等,有沙鳅、真鳅、黄鳅之分,全国各地的溪流、沟渠、池塘、湖库等水体中均有分布,黄鳝别称鳝鱼、蛇鱼、血鳝等,为合鳃鱼目约15种细长鳗形鱼类的统称,下面一起来看一看泥鳅和黄鳝有什么区别吧!

一、生物学分类

1、泥鳅:泥鳅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鲤形目、鲤亚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小型底层鱼类。

2、黄鳝:黄鳝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亚科、黄鳝属营底栖生活鱼类。

二、形态特征

1、泥鳅:泥鳅形体小且长圆柱形,浑身沾满粘液,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眼小,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

2、黄鳝:黄鳝体细长呈蛇形,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长而圆,口大,眼小,头粗尾细,体表有一层光滑的粘膜,无鳞,色泽黄褐色,体则有不规则的暗黑斑点,各鳍不发达基本消失

三、分布范围

1、泥鳅:泥鳅的分布极为广泛,在我国除青藏高原除西藏林芝地区外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极广。

2、黄鳝:泥鳅在我国各地均产,以长江流域、辽宁和天津产量较多,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甚至沼泽、被水淹的田野或湿地皆可见其踪迹。

四、生活习性

1、泥鳅:泥鳅为温水性鱼类,适应性较强,多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水体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多在晚上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

2、黄鳝: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营底栖生活,适应能力强,生活于水体底层,喜钻洞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捕食各种小动物如昆虫及其幼虫,也能吞食蛙、蝌蚪和小鱼。

五、营养价值

1、泥鳅:泥鳅的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低,既是美味佳肴又是大众食品,有“水中之参”之誉,具有补中益气、除湿退黄、益肾助阳、祛湿止泻、暖脾胃、疗痔、止虚汗等功效。

2、黄鳝:黄鳝的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全身只有一根三棱刺,常作为席上佳肴,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因此民间流传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

泥鳅是鳅科泥鳅属小型底层鱼类的统称,长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强,可在含腐殖质丰富的环境中生存,水中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下面一起来看一看泥鳅吃什么食物吧!

一、食物习性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在我国各地淡水中都有分布,常生活在水田、池塘、沟渠的静水底层淤泥中,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人工养殖时可投喂蝇蛆、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

二、饵料选用

泥鳅的食性很杂,饵谱广泛,荤素兼食,钓泥鳅最好的饵料是蚯蚓,但选择蚯蚓时很有讲究,像那种粗大且腥味很浓的大黑蚯蚓只能作为钓黄鳝的饵料,钓泥鳅要用纤细的、腥味不是太浓的小红蚯蚓,另外红虫、蛆虫等鲜活的虫饵也是钓泥鳅天然饵料。

三、生活习性

1、杂食性: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多在晚上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混养常以其他鱼类吃剩的饲料为食。

2、耐氧性:泥鳅对缺氧环境的抵抗力要远胜于其它的鱼类,不仅能利用鳃呼吸,还能利用皮肤和肠呼吸,得益于泥鳅的肠壁薄且血管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和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

3、温水性: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长水温范围13~30℃,最适水温25~27℃,冬季水温降至5~6℃以下或夏季水温在34~35℃以上时都会潜入10~30厘米的泥层中进行“休眠”。

四、常见种类

1、青鳅:青鳅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须5对,尾鳍圆形,鳞片细小埋于皮下,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尾柄基部上方有黑色大斑。

2、沙鳅:沙鳅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下刺分叉,末端超过眼后缘,颊部无鳞,尾柄较低,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水体中,喜栖居于砂石底河段的缓水区,常在底层活动。

3、黄鳅:黄鳅外形酷似泥鳅,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无眼下刺,鳞片大埋于皮下,尾柄皮褶棱发达,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的支流、湖泊等水体中。

4、花鳅:花鳅为淡水小型底栖鱼类,生活在江河、湖泊、小溪、池塘和稻田里,环境适应力强,耐低氧,水中溶氧降到0.15毫克升时仍能生存,我国广泛分布于云南元江以北各大水系中。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