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是鳅科下属鱼类的统称,俗称鱼鳅、泥狗等,全国各地的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普遍都有分布,常见的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等,下面来看一看养殖泥鳅要投资多少钱吧!
一、养殖成本
泥鳅养殖成本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是场地(包括租赁和改建),一亩约5500元,其二是种苗,一亩约5000元,其三是饲料,一亩约6000元,其四是鱼药、消毒剂、网具、水电费等,一亩约2000元,合计19500元,从第二年起成本可降到15000元内,原因是从第二年起不再需要场地改建、网具等成本。
二、养殖效益
泥鳅的养殖周期约5~6个月,第一年养殖总成本约19500元,可产出商品泥鳅2500斤,商品泥鳅批发价格约15元一斤,一亩总收入约37000元,除去成本养一亩泥鳅第一年可赚17500元,第二年可赚22000元,若一年养两茬效益几乎可以翻倍,另外在配套设施齐全的前提下一个人可以管理10~20亩泥鳅。
三、养殖风险
1、种苗:泥鳅养殖主要的产品是成鳅,但赚到钱的反而是卖种苗的,源于有些不法商家用劣质鳅苗冒充优质鳅苗并通过各种虚假营销诱骗养殖户上当,买这种鳅苗不亏本才是奇了怪了。
2、市场:泥鳅市场需求量虽然很大,但初次养殖或小规模养殖时同样有滞销的风险,因此建议积极向养殖大户或养殖基地靠拢,及时了解市场走向和信息,方便时甚至可“搭车”销售。
3、技术:泥鳅养殖主要风险在于技术,若相关的养殖技术不过关十有八九会失败,建议在养殖之前最好先学习泥鳅养殖技术,然后少量试养,等充分掌握养殖技术之后再扩大养殖规模。
四、养殖模式
1、池塘养殖:池塘养殖泥鳅是最常见的养殖模式,可精养,亦可混养,优点是养殖效益高、水面利用价值大,缺点是对养殖技术要求较高,每亩池塘可放养5~8厘米的泥鳅苗50000尾。
2、稻田养殖:稻田养殖泥鳅是值得推广的新型种养模式,能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并能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养殖密度一般小于池塘养殖,每亩可放养5~8厘米的泥鳅苗约10000~20000尾。
3、网箱养殖:网箱养殖泥鳅是集约化养殖模式,具有放养密度大、养殖效益高、容易捕捞等优点,缺点是管理成本高且容易受地点制约,每平方米可放养5~8厘米的泥鳅苗500~1000尾。
4、坑塘养殖:坑塘养殖泥鳅是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型肥水坑塘养泥鳅,坑塘面积可大可小,小则十几平方米,大则四五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每平方米可放养5~8厘米的泥鳅苗100~200尾。
泥鳅是鳅科淡水鱼类的统称,俗称鱼鳅、鳅鱼、泥狗等,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常见种类有真鳅、大鳞副泥鳅、中华沙鳅、青鳅等,下面来看一看泥鳅价格多少钱一斤吧!
一、鱼种论述
泥鳅是鳅科淡水鱼类的统称,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从外形上看虽然和普通鱼类相去甚远,但却是不折不扣的鱼类,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常见种类有真鳅(泥鳅)、大鳞副泥鳅、中华沙鳅、青鳅等。
二、参考价格
泥鳅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因肉质细嫩且极富营养价值而备受人们青睐,又因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而备受养殖户青睐,批发价格一般15~20元一斤,零售价格一般20~30元一斤,但具体价格因市场、品种、规格等不同而不同,例如野生泥鳅往往就要比养殖泥鳅贵10元左右。
三、营养价值
泥鳅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在我国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所含的脂肪少,胆固醇更少,经常食用有增强免疫、健脑益智、补气养血、补肾壮阳等功效,另外泥鳅肉还含有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不饱和脂肪酸能延缓血管衰老速度,特别适合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食用。
四、常见种类
1、泥鳅:泥鳅是鳅科泥鳅属鱼类,俗称鱼鳅、鳅鱼、泥狗等,除西北高原少数地区外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底栖杂食性,主要以藻类、浮游生物、水生昆虫、高等植物碎屑、动物尸体等为食。
2、大鳞副泥鳅:大鳞副泥鳅是鳅科副泥鳅属鱼类,广泛分布于四川、浙江、台湾等地,喜栖息在淤泥底质的静水中,底栖杂食性,主要以藻类、浮游生物、水生昆虫、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
3、沙鳅:沙鳅是鳅科沙鳅亚科鱼类的统称,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必须在干净的河流里才能生长,成年鳅最大可达22厘米以上,杂食性,主要以藻类、水生昆虫、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
4、花鳅:花鳅是鳅科花鳅亚科鱼类的统称,约15属共25种,我国有6属12种,广泛分布于元江以北各水系,喜栖息在湖泊、池塘、稻田等水体中,常见的有中华花鳅、沙花鳅、大斑花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