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全身过敏没药时可通过冷敷、清洁皮肤、避免抓挠、调整体位、远离过敏原等方式缓解症状。全身过敏可能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接触性过敏、昆虫叮咬、感染等因素有关。
1、冷敷
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毛巾后敷在瘙痒红肿处,每次持续5-1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组织水肿,缓解皮肤灼热感和瘙痒症状。注意避免冻伤,面部及黏膜部位不宜直接冰敷。
2、清洁皮肤
用温水轻柔冲洗过敏区域,清除可能残留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选择无香料中性沐浴露,清洗后轻拍干水分。皮肤屏障受损时避免用力擦拭,洗浴水温不超过37℃。
3、避免抓挠
剪短指甲或佩戴棉质手套,通过拍打皮肤替代抓挠。剧烈搔抓会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风险,可能加重炎症反应。穿着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4、调整体位
抬高过敏肿胀的肢体,面部过敏者可保持半坐卧位。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呼吸困难时保持端坐位,解开领口保证呼吸道通畅。
5、远离过敏原
立即停用可疑食物或药物,开窗通风置换空气。检查床上用品是否有尘螨或宠物毛发,移除新换的床单或衣物。记录发病前2小时内接触的所有物品。
过敏期间需保持环境温度20-24℃,湿度50%-60%。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避免羊毛化纤材质刺激皮肤。暂时禁食海鲜、坚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选择米粥、青菜等清淡饮食。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喉头水肿、胸闷等严重反应时,应立即前往急诊就医。日常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随身携带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