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阴道疼痛可能由阴道炎、外阴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器疱疹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1、阴道炎
阴道炎是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常见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类型。患者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颜色异常、异味等症状,伴随外阴瘙痒或灼热感。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克霉唑阴道片、保妇康栓等药物。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
2、外阴炎
外阴炎多因外阴皮肤黏膜受刺激或感染导致,常见于卫生习惯不良、糖尿病或过敏体质者。典型表现为外阴红肿、刺痛、皲裂或溃疡,严重时可影响排尿。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红霉素软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外用药,合并感染时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家长需帮助儿童患者每日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洗剂。
3、盆腔炎
盆腔炎多由上行性感染引起,淋病奈瑟菌、衣原体是常见病原体。急性发作时出现下腹剧痛伴发热,慢性期表现为阴道隐痛、性交痛及月经异常。临床常用盐酸多西环素片、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甲硝唑片治疗,形成脓肿时需行腹腔镜手术引流。患病期间应禁止性生活,加强高蛋白饮食促进恢复。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外,病灶多位于卵巢、宫骶韧带等部位。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性交深部疼痛及不孕,疼痛常放射至阴道。可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或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药物抑制病灶生长。重度患者需考虑腹腔镜手术切除异位内膜。
5、生殖器疱疹
生殖器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通过性接触传播。初发时外阴出现簇集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伴剧烈疼痛,可能累及阴道黏膜。急性期需口服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局部涂抹喷昔洛韦乳膏。发作期间应避免性接触,保持患处清洁以防继发感染。
日常应注意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月经期避免使用卫生棉条超过8小时,游泳后及时清洗外阴。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量补充含乳酸菌的酸奶调节菌群平衡。出现异常分泌物或持续疼痛超过3天时,须尽快至妇科进行白带常规、超声等检查,孕期患者更需谨慎处理以防影响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