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能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等致命并发症。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对心脑血管及肾脏等靶器官造成不可逆损害。
1、脑卒中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持续升高的血压会导致脑动脉硬化或微小动脉瘤形成。当血压骤升时可能引发脑出血,或促使血栓形成导致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临床常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急性期需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
2、心肌梗死
高血压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使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当斑块破裂时可完全堵塞血管,导致心肌持续性缺血坏死。典型表现为剧烈胸痛伴冷汗,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除常规使用硝酸甘油片缓解心绞痛外,需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
3、心力衰竭
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导致心肌代偿性肥厚,最终发展为心脏泵血功能衰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表现,超声心动图显示射血分数下降。治疗需联合使用呋塞米片利尿消肿,以及美托洛尔缓释片改善心肌重构。
4、肾功能衰竭
肾小球内高压状态会造成肾单位进行性破坏,早期表现为夜尿增多,晚期出现少尿、血肌酐升高等尿毒症症状。肾穿刺活检可见肾小球硬化。除控制血压外,严重者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5、主动脉夹层
高压血流冲击可使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血管壁中层形成假腔。突发撕裂样胸痛是典型症状,CT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这是心血管急症,需立即使用乌拉地尔注射液降压,必要时行人工血管置换术。
高血压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限制钠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保持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遵医嘱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肾功能等指标。出现头痛眩晕、胸闷气促等异常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