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脚后跟疼可能与生长痛、运动损伤、跟腱炎、足底筋膜炎、骨软骨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减少剧烈运动、穿戴支撑鞋垫、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生长痛
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孩子可能出现骨骼与肌肉生长不协调的情况,表现为夜间或运动后脚后跟隐痛。建议家长帮助孩子每日用温水泡脚15分钟,按摩小腿后侧肌肉,选择缓冲性好的运动鞋。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红肿,需就医排除其他病因。
2、运动损伤
跳跃、奔跑等重复性动作可能导致跟骨骨骨骺微损伤。家长需观察孩子近期运动强度,暂停篮球、跳绳等高冲击运动2-3周。急性期可用冰袋冷敷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次。若疼痛伴随行走困难,可能存在应力性骨折,需及时拍片检查。
3、跟腱炎
过度运动可能引发跟腱附着点炎症,表现为晨起或久坐后起步时脚跟刺痛。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外敷,配合超声波治疗。家长应督促孩子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若出现跟腱增粗或发热需警惕感染性跟腱炎。
4、足底筋膜炎
扁平足或高弓足儿童易发,疼痛集中于脚跟内侧,赤脚行走时加重。建议使用定制矫形鞋垫,睡前用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炎症。家长可指导孩子用脚趾抓毛巾锻炼足底肌肉,每日重复进行3组,每组10次。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
5、跟骨骨软骨炎
8-14岁儿童多见,因跟骨骨骨骺血供不足导致坏死,表现为持续性钝痛且按压加重。确诊需通过X线或MRI检查,急性期需石膏固定4-6周,后期可配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家长应注意孩子钙质摄入,每日保证500ml牛奶或等效乳制品。
日常需避免孩子长时间赤脚行走,选择后跟杯稳固的运动鞋,控制每日跑跳时间不超过1小时。若疼痛影响睡眠或持续2周未缓解,建议至儿科或骨科就诊,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严重疾病。生长发育期建议每半年检测一次血钙和维生素D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