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瞳的主要作用是扩大瞳孔,便于检查眼底及屈光状态,常用于眼科疾病诊断和验光配镜。散瞳通过药物麻痹瞳孔括约肌,使瞳孔暂时性扩大。瞳孔扩大后,眼科医生能更清晰地观察视网膜、视神经及黄斑区结构,有助于发现青光眼、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等眼底病变。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验光,散瞳可消除睫状肌调节作用,获得更准确的屈光度数,避免假性近视误诊。散瞳后患者会出现畏光、视近模糊等反应,通常持续数小时至一天,期间应避免强光刺激和近距离用眼。
散瞳药物分为快速散瞳剂和慢速散瞳剂两类。快速散瞳剂如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作用时间短,适用于常规眼底检查。慢速散瞳剂如阿托品眼用凝胶,作用可持续数天,多用于儿童验光或严重葡萄膜炎治疗。散瞳前需评估患者有无闭角型青光眼风险,眼压异常者禁用。检查后建议佩戴墨镜防护,避免驾驶或精细操作,待瞳孔恢复正常后再恢复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