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法轻柔
婴儿皮肤娇嫩且肌肉未完全发育,按摩时需用指腹以画圈或轻抚方式操作,力度控制在皮肤微微泛红即可。避免拉扯关节或用力按压掌骨,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需减少力度。若婴儿出现握拳抵抗,应暂停按摩并待其放松后继续。
2、环境适宜
室温需维持在26-28摄氏度,避免穿堂风直吹。按摩前可预热双手至37摄氏度左右,选择婴儿清醒且情绪平稳时进行。冬季可使用暖灯辅助保温,但需保持50厘米以上距离防止烫伤。嘈杂环境或强光照射会干扰婴儿专注力。
3、避开进食前后
建议在喂奶后1小时或下次喂奶前30分钟进行按摩。刚进食后按摩易引发吐奶,饥饿状态下婴儿易烦躁哭闹。若按摩过程中出现打嗝或腹鸣,应立即停止并竖抱拍嗝。肠绞痛发作期间禁止按摩手掌反射区。
4、观察婴儿反应
正常表现为四肢放松、眼神专注或发出愉悦声音。若出现皱眉、扭头、皮肤发白或哭闹加剧需立即停止。早产儿可能出现短暂呼吸急促,此时应改为单手指节轻触按摩。持续抗拒超过3次需咨询儿科医生。
5、避免刺激性产品
优先选择无香型婴儿专用按摩油,成分以甜杏仁油、荷荷巴油等天然基底为宜。禁用含薄荷醇、樟脑等成分的药膏,这些物质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影响神经系统。过敏体质婴儿首次使用新产品前,需在手腕内侧做24小时贴肤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