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肤干燥
湿疹患儿皮肤常出现干燥脱屑,这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导致水分流失有关。家长需注意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每日可多次涂抹无刺激的保湿霜如凡士林或含神经酰胺的润肤乳。严重干燥可能伴随细裂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尿素软膏或乳酸铵乳膏帮助修复。
2、红斑
急性期可见边界不清的红斑,多出现在面部、肘窝和腘窝等部位。红斑可能由接触过敏原或摩擦刺激诱发,家长需排查衣物材质和洗涤剂成分。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控制炎症。
3、丘疹
皮肤表面可能出现密集的针尖大小丘疹,常因搔抓继发感染。家长需修剪患儿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夫西地酸乳膏,真菌感染时使用酮康唑乳膏。顽固性丘疹可能需要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缓解瘙痒。
4、渗出
严重湿疹会出现浆液性渗出,形成黄色结痂。家长需用生理盐水湿敷后轻柔清理,避免强行剥离。渗出期可短期使用硼酸溶液冷敷,配合低浓度糖皮质激素如地奈德乳膏。继发感染需就医进行细菌培养,必要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治疗。
5、剧烈瘙痒
瘙痒常导致患儿哭闹不安和睡眠障碍。除药物治疗外,家长需保持环境温度适宜,穿着宽松纯棉衣物。夜间瘙痒加重时可使用含薄荷脑的炉甘石洗剂,或口服西替利嗪滴剂。长期反复瘙痒需排查食物过敏原,必要时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